紅豆杉----- 一度被世人遺忘的樹種;其枝葉含有治癌療效
的紫杉醇,與合成紫杉醇的重要前驅物,於1971 年首度由太平洋紫杉的樹皮中分離得到的紫杉醇, 至1993經證實對卵巢癌與肺癌等具有相當好的治療效果,但由 於太 平 洋 紫 杉 數量不多、 生 長 緩 慢 ,且樹皮再生技術尚未被掌握,實難經由致死性的剝除 樹 皮方 式 來 生 產 紫 杉 醇 。而目前紫杉醇主要的來源是由枝葉生產提煉,如能以優良品系插穗大量扦插,使苗木的遺傳性狀都跟原來的母樹一樣,再以密集栽培方式,將可提高單位面積之枝葉生產量。
全世界紅豆杉屬植物約有 8~10 種,紅豆杉屬植物數量稀少,在歐美、日本常被人工培育用來當做庭園觀賞或綠籬;在蘇俄中部,只在植物園裏才有;美國的太平洋紫杉只分布在西北部奧勒岡州等少數地;而台灣僅有一種,即為台灣紅豆杉。
台灣紅豆杉,又稱紅杉、紫杉、華紫杉、南洋紅豆杉,在中國大陸則稱其為南方紅豆杉,認為係中國紅豆杉的變種,分布在中國南部,台灣紅豆杉為紅豆杉科,豆杉(紫杉)屬 的稀有、瀕危原生裸子植物之常綠大喬木,最高可達15 m,胸 徑 可達1 m 以上。其葉片為線狀披針形,長1.2~2.7 cm,寬2~2.5 mm,先端尖銳,葉背具兩條不明顯黃綠色氣孔帶,樹皮灰紅色,有縱向細裂縫,會有不規則的片狀剝落,留下雲形剝落痕,開花期為每年3~4 月,11 月間種子成熟,略呈鈴鐺形,成熟的種子外面包裹著一層紅色假種皮的肉質構造,微甜的種子是鳥類、松鼠的最愛。
紅豆杉屬植物從前即是中國、美國、印度、日本等國家的傳統用藥。美國印地安人利用它來治療許多疾病如腎臟病、壞血病甚至是結核病等,在甘偉松編印的《藥用植物學》中也曾記載紅豆杉枝葉、樹皮有降低血糖、治糖病與腎炎的效果,近來更因紫杉醇的發現,而使得紅豆杉屬的植物深受矚目。
台灣紅豆杉天然母樹穗條扦插後發根不易,扦插發根期長達半年以上,單株間的發根率差異也很大,難發根的母樹其發根率低於10 % ,發根困難可能是因為插穗內關於生根之輔因子不足,或插穗內存有阻害生根物質。影響扦插後發根成活過程之因子很多,包括品種間差異性、採穗母株生育環境、穗條在母樹冠層時的位置與營養狀況、插穗採集後的處理及插穗繁殖時的化學(生長調節物質、養分)與物理(光度、濕度)環境等。
插穗扦插發根的影響因子簡述如下:
1、穗條部位
2、樹齡
3、母樹性別
4、插穗繁殖的物理環境
(1)儲藏處理
(2)插穗葉面積
(3)發根介質
(4)環境因子控制
5、插穗繁殖的化學環境
(1)浸泡高錳酸鉀(potassium permanganate)溶液
(2)施用生長激素(auxin)
6、插穗繁殖的生物環境
農桿根群菌的感染有助於許多難發根的樹種發根
留言列表